費氏弧菌發光桿菌工業合成塑料的與使用已經對環境產生嚴重的危害。聚氨基甲酸酯(PU)是一種新興的有機高分子材料,被譽為“第五大塑料”,廣泛應用于工業、醫療、建筑和汽車等,如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泡沫塑料、海綿和汽車墊子等。
聚氨基甲酸酯(PU)年產量估計約為800萬噸(Mt),并且逐年增加。這些不可降解的聚氨基甲酸酯垃圾導致了土壤和水體的污染,費氏弧菌發光桿菌并zui終進人海洋生態系統。
近年來,塑料在地球表面、河流與海洋生態系統中的積累已引起人類越來越多的關注,并成為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許建初研究組于2017年發現了塔賓曲霉菌對聚氨基甲酸酯的生物降解作用。研究人員認為,真菌的生物降解是治理合成聚合物污染的重要途徑,研究組從城市垃圾中分離出降解聚氨基甲酸酯的新的真菌,費氏弧菌發光桿菌并鑒定命名為塔賓曲霉菌。
© 2025 上海一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30958號-14 管理登陸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 GoogleSitemap